近日,我院教师董家亮以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、贵州民族大学为第一单位,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《材料科学与工程A》(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)(IF:6.044)发表题为“Effect of post-weld heat treatment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nderwater friction stir welded joints of 7003-T4/6060-T4 aluminium alloys”的学术论文。《材料科学与工程A》由瑞士创刊于1988年,在中科院分区中为材料科学1区(Top期刊),Elsevier出版,在结构材料领域有着极高的影响力。
搅拌摩擦焊(Friction Stir Welding, FSW)是由英国焊接所Thomas等人在1991年发明的固相焊接技术。与传统熔化焊相比,FSW能耗小,焊接过程无需气氛保护和助焊剂,不产生烟尘和弧光污染,因而加工过程对环境更加友好,被认为是一种“绿色”焊接技术。由于焊接过程无需添加焊丝,任何铝合金都能够被焊接而无需考虑成分的配合,而且焊接过程温度低于材料的熔点,因此气孔、热裂纹、偏析等传统熔化焊中常见的问题都得以避免。因此FSW成功地解决了一些传统熔化焊难以焊接材料的连接难题,其研究和工业应用受到广泛的重视。
沉淀硬化型铝合金FSW接头强度系数一般在60%-85%之间,主要是由于析出相溶解/粗化造成的软化区。因此在FSW过程中可以采用外部冷却的方式能够提高冷却速率,降低峰值温度,从而限制软化区析出相的溶解和粗化,进而提高接头的性能。水作为最常见、最经济的冷却液,水下搅拌摩擦焊接成为简单实用的改进工艺。该论文报道了水下FSW成功制备了7003/6060异种铝合金接头,并研究了不同焊后热处理工艺对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。结果表明水冷改变了断裂机制,赋予材料更进一步焊后热处理改性的潜力。
该研究工作得到贵州民族大学校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,也得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张大童教授、张卫文教授的支持与帮助。
图文:董家亮
一审、一校:刘 嫒
二审、二校:姚欣桐
三审、三校:陶 媛